读音:kāi xìn
繁体字:開釁
意思:(开衅,开衅)引起争端。后多指挑起战争。 ▶明·许三阶《节侠记•谋归》:“潜踪杜门,交游远屏,莫教开衅。” ▶《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会试的时节,刚刚中国和一个甚么国开衅,他上了一道万言书,人家都佩服他的经济学问。” ▶清·马建忠《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夫和约之与商约有异,在我不背和约,决无开衅之端。” ▶孙中山《
解释:1.引起争端◇多指挑起战争。
造句:前竟诬中国首开衅端,力主侵华。与各国开衅,修植力谏,荣禄不从。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僧孺认为唐与吐蕃结盟,不宜违约
首字母缩写:kx
【拼音】kāixìn
1、日本自与中国开衅后,虽连战连胜,势如破竹,究竟劳师糜饷,伤亡了若干人,耗费了若干银子,也弄得财力两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