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biān xìn 繁体字:邊釁 意思:(边衅,边衅)边境上的争端。
 ▶唐·顾况《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边衅既开,三军暴骨。”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武人得势不是起内乱就是开边衅。”
 解释:1.边境上的争端。 造句:何不严烟禁,惟恐禁烟激边衅。小吏妄作,将启边衅,请论如法。”诏嘉得大体,弭边衅,赏花翎。不数年,贵州军伍尽空,边衅  首字母缩写:bx 【拼音】biānxìn 
    【用边衅造句】  
        1、 王莽时边衅重开,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的边郡,从此遭遇了兵连祸结的厄运。 
    【包含边衅的诗词】 
        《登石门驿新城眺望》
        
        万壑千山到此宽,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疏草空教午夜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