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ǎn ǎi
繁体字:晻靄 意思:(晻霭,晻霭) I 昏暗的云气。 ▶宋·王安石《定林示道源》诗:“迢迢晻霭中,疑有白玉臺。” ▶宋·范成大《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诗:“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霭望蓬莱。” II 荫蔽貌;重叠貌。 ▶南朝·陈徐陵《与李那书》:“山泽晻霭,松竹参差。” ▶宋·王安石《我所思寄黄吉甫》诗:“像图释迦祠老子,臺殿晻霭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aa
【拼音】ǎnǎi
【晻霭开头的诗词】
《王村》
晻霭王村路,春风北使旗。 尘催轻骑走,寒咽短箫吹。 揽辔联貂帽,投鞭各酒巵。 纷纷小儿女,何事倚墙窥。
【包含晻霭的诗词】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大吕为角]勾陈旦开,瘟阖夜分。 轸风挟月,车驷凌云。 瑞景晻霭,神光耀熳。 神其来兮,以留以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