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í mén
繁体字:籬門 意思:(篱门,篱门) 竹篱的门。常借指隐居的茅舍。 ▶《南史•萧视素传》:“独居屏事,非亲戚不得至其篱门。” ▶《宋史•隐逸传中•杜生》:“所居去县三十里,有屋两间,与其子并居,前有空地丈余,即为篱门,生不出门者三十年。” ▶清·顾炎武《摄山》诗:“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萧公。” 解释:1.竹篱的门。常借指隐居的茅舍。
造句:伯之顿篱门,寻进西明门。十八篱门随曲涧,七楹正殿倚乔松。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幅巾筇杖立篱门,秋意萧条欲
首字母缩写:lm
【拼音】límén
【篱门开头的诗词】
《独立》
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 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 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 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包含篱门的诗词】
《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摧收麦社。 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