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ì zī
繁体字:利觜 意思:尖利的嘴。 ▶《文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 ▶薛综注:“言秦以天下为大场,喻七雄为斗鸡,利喙长距者终擅一场也。” ▶唐·刘禹锡《聚蚊谣》:“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着不得。” 解释:1.尖利的嘴。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lz
【拼音】lìzī
【利觜开头的诗词】
《水次秋蚊可畏》
利觜似花鹰,针肤不暂停。 有生何蠢蠢,藏毒在冥冥。 乱舞迷昏水,喧声接晓汀。 风威秋晚劲,看汝易飘零。
【包含利觜的诗词】
《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欻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听者惑。 露花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