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à lì
繁体字:罵詈 意思:(骂詈,骂詈) 骂,斥骂。多用作书面语。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 ▶《百喻经•妇女欲更求子喻》:“时此妇女便随彼语,欲杀其子。傍有智人,嗤笑骂詈。”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子疾渐剧……努目向人,势甚汹涌,他人近前尚可,独与父若寇仇,指名骂詈。” ▶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也没有特别的 解释:1.亦作"骂詈"。
2.骂,斥骂。多用作书面语。 详细释义:辱骂诅咒。史记?卷九十?魏豹传:『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媳妇是个病鬼,儿子又十分不孝,动不动将老身骂詈。』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ml
【拼音】màlì
【用骂詈造句】
1、 比丘熹斗诤,共相骂詈,彼此诤言,口如刀剑,互求长短,是为疾灭正法。
【骂詈开头的诗词】
《元藏主游方》
骂詈瞿昙说脱空,年来分外恶情悰。 吴山越水相逢著,放出蟭螟咬大虫。
【包含骂詈的诗词】
《颂古五首》
相逢陪酒又陪歌,醉倒家中要我驼。 驼到家中犹骂詈,不知醒后又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