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éng lóng
繁体字:蒙蘢
意思:(蒙茏,蒙茏) 1.覆蔽貌;草木茂密貌。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茏。” ▶吕向注:“蒙茏,林密貌。” ▶唐·卢鸿一《嵩山十志•樾馆》诗:“芳靃蘼兮荫蒙茏,幽人构馆兮在其中。” ▶王闿运《牵牛花赋》序:“牵牛花者,蔓生蒙茏。” 2.草木覆蔽处。 ▶《汉书•扬雄传上》:“获蒙茏,
解释:1.覆蔽貌;草木茂密貌。 2.草木覆蔽处。 3.犹朦胧。
详细释义:草木茂密。汉书?卷四十九??4泶:『萑苇竹箫,屮木蒙茏,支叶茂接,此矛?之地也。』亦作『蒙笼』。
造句:蒙茏:互相掩隐、覆蔽的样子。蒙笼:即蒙茏,草木覆蔽的样子。西峰上方处,台殿隐蒙茏。根株非劲梃,柯叶多蒙茏。
首字母缩写:ml
【拼音】méngl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