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繁体字:鳴騶 意思:(鸣驺,鸣驺) 解释:1.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详细释义:显贵的人驾车出行。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造句:仲远遣使请准朝式,在军鸣驺。(25)鸣驺(zōu):指使者的车马。有词载:节钺昔鸣驺,信宿边邮。)时兼右仆射、鸣驺 首字母缩写:mz 【鸣驺开头的诗词】
【鸣驺结尾的诗词】
【包含鸣驺的诗词】
《马诗二十三首》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