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íng zhēng
繁体字:鳴鉦 意思:(鸣钲,鸣钲) 敲击钲、铙或锣。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 ▶明·沈璟《义侠记•奇功》:“听鸣钲,解奸徒向高唐远行。”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今人开舡鸣钲,未知起于何时。”柳子戏《孙安动本》第一场:“当朝首相,鸣钲开道旌旗扬,前护后拥朝堂上,满朝文武俱景仰。” 解释:1.敲击钲﹑铙或锣。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mz
【拼音】míngzhēng
【包含鸣钲的诗词】
《春居玉山院》
玉岳崚嶒映雪堂,年年有约赏春光。 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钲蹴踘场。 迟日醉听群鸟哢,暖风时送百花香。 好山好地堪为乐,莫厌尊前累尽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