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bǐng zhú
繁体字:秉燭 英语:hold a candle 意思:(秉烛,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孟浩然《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梅尧臣《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 秉烛 解释:1.谓持烛以照明。 详细释义:持烛?燃烛。后用以比喻夜以继日。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亦作『炳烛』。
造句:歌迷们彻夜秉烛守夜,然后排成一排走到他的墓前献花。他的主人秉烛送他来到台阶上照着他走下去时,白日已从肮脏的窗户上冷冷地望了进来。
首字母缩写:bz
【拼音】bǐngzhú
【秉烛开头的诗词】
《陌上桑》
秉烛理残妆,涉露持筐出。 为虑桑叶稀,伤丝不成疋。
【包含秉烛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