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ní sù
繁体字:泥塑 英语:clay sculpture 意思: 1.用黏土塑造。 ▶《水浒传》第二一回:“你两个又不是泥塑的,做甚么都不做声?”清·洪昇《长生殿•哭像》:“泥塑的宫娥两两,帛装的阿监双双。”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一对泥塑的菩萨,还端端正正,站在那里。” 2.指用黏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 ▶明·李贽《因记往事》:“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近义词:
泥胎、塑像 详细释义:1.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用黏土揉捏修整成各种形状,阴干后可再施以彩绘。亦称为『夹彩塑』。 2.比喻愚昧迟钝。西游记?第二十九回:『真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土风录?卷六?泥塑:『俗谓痴钝者曰「泥塑」。』
造句:秦始皇用泥塑造了这批俑,没有活埋奴隶作为殉葬。她努力装作不说不笑的样子,把脸绷得象石雕泥塑一样严肃。虽然它只不过是停放在设计室地板上的泥塑模型,但那东西看起来是在动的。应用范围:
首字母缩写:ns
【拼音】nísù
【用泥塑造句】
1、老工程师吸了一口冷气,茫然失措,像个泥塑木雕的人。
【包含泥塑的诗词】
《岳王坟》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