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疑畏

读音:yí wèi

繁体字:疑畏

意思:
 1.猜疑畏惧。
  ▶《宋书•檀道济传》:“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宋·苏舜钦《论西事状》:“近者,朝廷拜置夏竦、韩琦、范仲淹等,此皆平定外夷,人所属望者。贼昊姦谲,故必疑畏,疑畏则将以事验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以君高义,托为燕婉,然实不敢祸君。倘见疑畏,即从此辞。”
 <

解释:1.猜疑畏惧。 2.指迟疑畏缩。

造句:服后身上应少发麻,不得疑畏。环山者疑畏,卒不敢进,人皆安。久之,疾平,犹疑畏不朝重华宫。出句“猿鸟犹疑畏简书”。

首字母缩写:yw

【拼音】wèi

【包含疑畏的诗词】
《睢阳五老图》
始同优烈晚同间,五福俱全戴角冠。
典午山河遵大道,调元宗社对穷桓。
羌夷谁敢窥中夏,朝士猜疑畏岁寒。
肱股赓歌遗韵在,惟吾后进祗膺看。
上一篇
疑法
下一篇
疑故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