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piáo lì
繁体字:瓢笠 意思: 1.和尚云游时随身携带的瓢勺和斗笠。 ▶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僧慧秀》:“未几,吴转江右兵使出山,慧秀遂弃瓢笠称山人,茹荤娶妇。” 2.借指行踪。 ▶明·屠隆《綵毫记•汾阳报恩》:“老爷旷代奇才,名闻荒裔。瓢笠到处,必有逢迎。” 解释:1.和尚云游时随身携带的瓢勺和斗笠。
2.借指行踪。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pl
【拼音】piáolì
【瓢笠开头的诗词】
《题王野城南居》
瓢笠高悬壁,交游久绝踪。 门生当径草,窗度隔城钟。 野老期看竹,山僧就结冬。 今朝秋气爽,户外数晴峰。
【包含瓢笠的诗词】
《遇曾庭闻芜阴市上》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 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 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 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