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pǐn zhì
繁体字:品秩 英语:ranks of official positions instituted 意思: 1.官品与俸秩。 ▶《后汉书•皇后纪赞》:“其(公主)职僚品秩,事在《百官志》。” ▶唐·张乔《送庞百篇之任青阳县尉》诗:“品秩台庭与,篇章圣主闻。” ▶宋·苏辙《谢复官表》:“伏念臣忧患余生,老病兼至;废黜虽久,尚霑品秩之余。” ▶清·昭槤《啸亭续录•御营制度》:“其次大小官员扈从人等,皆按旗分品秩安立行帐。” 2 解释:1.官品与俸秩。
2.泛指等第﹑次序。 详细释义:官位的等级和俸秩。南史?卷五十三?梁武帝诸子传?豫章王综传:『久之乃策免吴淑媛,俄遇鸩而卒,有诏复其品秩,谥曰:「敬」,使直主其丧。』
造句:龙恩例进,故品秩高于诸子”。。品秩未入流,拿从九品官奉。北宋前期,翰林学士亦无品秩。卫司职官数及品秩同福州左卫。
首字母缩写:pz
【拼音】pǐnzhì
【包含品秩的诗词】
《和李昉》
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 品秩虽然殊此,岁寒终不改当年。 驰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 今日相逢番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