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掊剋 意思:(参见掊剋) 解释:1.亦作"掊克"。亦作"掊刻"。亦作"掊克"。 2.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 详细释义:1.以苛税敛聚财物。诗经?大雅?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 造句:未几齐国废,一路独免掊克之患。削去事之烦苛,法之掊克者。繇是他路竞为掊克以市恩。暮气难振,又转相掊克,士马萧耗。 首字母缩写:pk 【包含掊克的诗词】
《荡》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 曾是彊御? 曾是掊克? 曾是在位? 曾是在服?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而秉义类,彊御多怼。 流言以对。 寇攘式内。 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女炰烋于中国。 敛怨以为德。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 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