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í máo
繁体字:旗旄 意思:亦作“旂旄”。 注牦牛尾于杆首的旌旗,军将所建。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旧唐书•田弘正传》:“天慈遽临,免书罪累,朝章荐及,仍委旂旄,锡封壤于全藩,列班荣于八座。” ▶宋·曾巩《饮归亭记》:“然而旗旄镯鼓,五兵之器,便习之利,与夫行止 解释:1.亦作"旗旄"。
2.注牦牛尾于杆首的旌旗﹐军将所建。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qm
【拼音】qímáo
【包含旗旄的诗词】
《结客》
结客结英豪,休同儿女曹。 黄金装箭镞,猛兽画旗旄。 北阁芒星落,中原王气高。 终令贺兰贼,不著赭黄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