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iān yì
繁体字:愆義 意思:(愆义,愆义) 违反道义。 ▶《左传•定公十年》:“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 ▶晋·陆机《文赋》:“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解释:1.违反道义。 详细释义:不合正道,违反道义。文选?陆机?文赋:『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造句: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苟伤廉而愆义,伤廉:有伤廉名。名存实爽,负信愆义。?定公十年》:“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
首字母缩写:qy
【拼音】qiānyì
【包含愆义的诗词】
《清豀鹭》
清豀双白鹭,其羽可为仪。 洁白廼如此,那肯居洿池。 志士慎厥身,浊世难系羁。 钟鼎或愆义,宁贱而长饥。 贪夫昧所从,得养非攸宜。 犹鸱啄腐鼠,此鸟能笑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