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àn jīn
繁体字:岸巾 意思: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中宗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 ▶宋·杨万里《和章汉直》:“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于月底梅。” ▶明·宋濂《南涧子包公碣》:“性嗜酒,虽百觞不乱。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 ▶清·陈维崧《念奴娇•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词:“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
造句:岸巾自棹细腰船,尘扇长悬黄竹柄。唤矶头黄鹤,岸巾谈笑。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8)岸巾:古人头巾均覆
首字母缩写:aj
【拼音】ànjīn
【岸巾开头的诗词】
《夜坐园中至夜分》
岸巾闲倚胡床坐,步屧还扶拄杖行。 渐近秋清知病减,尽捐世累觉心平。 翻翻双鹊风枝爽,熠熠孤萤露草明。 更欲裴回尽幽兴,丽谯传漏报三更。
【包含岸巾的诗词】
《题国清寺》
野人游遍天台寺,究竟招提此最奇。 十里远排清荫入,五峰如按画图窥。 隋初便有高僧传,火后都亡过客诗。 重到定知非远约,岸巾高处立多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