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rǎng chì
繁体字:攘斥 意思:排斥;驱除。 ▶唐·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元·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一》:“世儒不知浅深,猥欲强为攘斥,其于道鲜矣。” ▶明·唐顺之《读<春秋>》:“戎狄攘斥,中夏乂安。” 解释:1.排斥;驱除。
造句:唐之韩愈,攘斥佛老,学者称之。岂有攘斥功臣而效法罪人的??排异端,攘斥佛老[10]。抵排异端,攘斥佛老。
首字母缩写:rc
【拼音】rǎngchì
【包含攘斥的诗词】
《书房杂咏》
赋性无他嗜,传家但古书。 尧咨洪水际,羲画结绳余。 异学方攘斥,浮文亦扫除。 挑灯北窗下,聊得遂吾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