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àn qí
繁体字:散齊 意思:(散齐,散齐)
1.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 ▶《礼记•祭义》:“致齐于内,散齐于外。” ▶郑玄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弔耳。” ▶《礼记•祭统》:“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又封建王朝皇帝祭社稷太岁等坛,行散斋,即在宫中斋戒,以别于祭天地等之行致斋。 ▶汉·马融《东巡颂》:“散 解释:1.亦作"散斋"。
2.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
3.谓斋戒期满。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q
【拼音】sànqí
【包含散齐的诗词】
《齐山晚归》
饮散齐山晚,夕阳秋浦红。 不须鞭五马,十里听松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