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ǎn zǐ
繁体字:饊子
意思: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面食品。现在的馓子,用面粉制成,细如面条,呈环形栅状。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食物中有‘馓子’,又名‘环餠’,或曰即古之‘寒具’也。”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大年日将你帖起,供养了馓子茶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四·寒具》:“寒具,即今馓子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
解释:1.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面食品。现在的馓子,用面粉制成,细如面条,呈环形栅状。
造句:馓子,一种面点,是回族和其他民族用于传统节日招待客人的食品。
首字母缩写:sz
【拼音】sǎnzi
1、羊油馓子为长方形,一层一层地垒到桌子上,足有一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