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上澣

读音:shàng hàn

繁体字:上澣

意思:唐·宋官员行旬休,即在官九日,休息一日。休息日多行浣洗。因以“上澣”指农历每月上旬的休息日或泛指上旬。
  ▶宋·陈之强《景文集序》:“嘉定二祀三月上澣,郡文学陈之强序。”
  ▶明·杨慎《丹铅总录•时序》:“俗以上澣、中澣、下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

解释:1.唐宋官员行旬休,即在官九日,休息一日。休息日多行浣洗。因以"上澣"指农历每月上旬的休息日或泛指上旬。

造句:相传西施在其上浣纱,故名。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款署“至正九年秋八月(1349年)上浣。布民于民国12年(1923年)5月上浣立匾留念。庚寅年孟陬上浣于庐陵。有妇人昼日置两小儿沙上浣衣于水者。壬午仲春月上浣御笔。时乙酉六月上浣事也。二十七年(1847年)丁末十月上浣旦,敬上”。湖上浣花溪,方壶地,呼

首字母缩写:sh

【拼音】shànghàn

【包含上澣的诗词】
《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茭葑茸茸展翠毡,六桥分舞燕翎纤。
撑船捷出苍湾去,要看山围玉镜奁。
上一篇
上第
下一篇
上限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