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ěng lì
繁体字:省吏 意思:指唐·宋时在中央政府及三馆任职的官吏。 ▶《新唐书•裴坦传》:“坦见休(裴休),重愧谢,休勃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亟出,省吏眙骇,以为唐兴无有此辱,人为坦羞之。”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馆职常苦俸薄,而吏人食钱甚厚。 ▶周子充作正字时,尝戏曰:‘岂所谓省官不如省吏耶?’都下旧谓馆职为省官,故云。” 解释:1.指唐宋时在中央政府及三馆任职的官吏。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l
【拼音】shěnglì
【包含省吏的诗词】
《秋日杂咏六首》
客少无尘语,官閒省吏文。 醉眠千嶂日,危会一窗云。 酒户时通籍,诗坛渐策勋。 平生不龟手,郢客浑挥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