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ì bó
繁体字:市舶 意思: 1.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新唐书•卢奂传》:“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 ▶《明史•外国传四•琉球》:“贡使至浙江,典市舶者复请籍其所赍。” 2.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 ▶《宋史• 解释:1.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2.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
造句:三月壬申朔,诏复茶盐市舶法。是州兼掌市舶,前守多涉讥议。织染局即旧提督市舶衙门地也。上海市舶司的房屋就空了起来。
首字母缩写:sb
【拼音】shìbó
【包含市舶的诗词】
《市舶提举管仲登饮于万贡堂有诗》
七十老翁头雪白,落在江湖卖诗册。 平生知己管夷吾,得为万贡堂前客。 嘲吟有罪遭天厄,谋归未办资身策。 鸡林莫有买诗人,明日烦公问蕃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