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ì shì
繁体字:筮仕 意思: 1.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吉凶。 ▶《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 ▶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端详筮仕蓍,磨拭穿杨镞。” ▶苏仲翔注:“筮仕,卜作官的命运。” 2.指初出做官。 ▶宋·王禹偁《感流亡》诗:“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长子甲,筮 解释:1.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吉凶。
2.指初出做官。 详细释义:古人将做官时必先占卜问吉凶,故后称刚做官为『筮仕』。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聊斋志异?卷八?梦狼:『长子甲,筮仕南服三年。』
造句:【示例】:遂乃弹冠筮仕,~。后称初次做官为“筮仕”)。长子甲筮仕南服,二年无耗。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首字母缩写:ss
【拼音】shìshì
【筮仕开头的诗词】
《题仓部袁公灼像》
筮仕当前职度支,平衡清操畏人知。 宣恭在位和同列,理学传家重一时。 能击武臣强似虎,宁宰执怒如狮。 犹有弦歌化,治谱真堪百世师。
【包含筮仕的诗词】
《挽李左藏》
少年谓子气横秋,壮已边城汗漫游。 筮仕弗如归亦好,读书未了死方休。 半生懒意琴三叠,千古诗情土一丘。 月落锡林烟雾冷,松风无籁自飕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