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ū cè
繁体字:書策 意思:(书策,书策)
1.亦作“书筴”。书册,书籍。 ▶《礼记•曲礼上》:“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 ▶《韩非子•六反》:“今学者皆道书筴之颂语,不察当世之实事。” ▶宋·无名氏《道山清话》:“旧制讲官,坐而讲读,别置书策于御案上。” 2.指夹带书册入考场。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挟藏入试,谓 解释:1.亦作"书策"。书册,书籍。
2.指夹带书册入考场。 详细释义:1.古代无纸笔,记载文字于竹简上,故称书籍为『书策』。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 2.政令。战国策?秦策一:『书策稠浊,百姓不足。』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c
【拼音】shūcè
【书策开头的诗词】
《书院新成再用前韵》
书策重翻架上尘,两年多负病中春。 手将笔试初知健,心与盘铭几见新。 方得养亲真爱日,未成报国敢轻身。 冉泾门巷深如许,击节高歌不和人。
【包含书策的诗词】
《次吴国器韵》
平生不作稻粱谋,身世江湖一舸浮。 顾我方论天下事,喜君还向古人求。 涂穷解识知津意,岁晚应甘短褐忧。 便欲尽携书策卖,东家还许问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