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轩轩众艺张天贶,翰墨悲凉二绝余。 今日无人知姓字,史官他日若为书。 |
| 形骸枯槁病侵陵,少睡长饥一老僧。 霜夜羁愁更无赖,莫收书策且留灯。 |
| 昨夜庭梧满意凉,秋风不贷鬓边霜。 等闲镊白了时节,书策纵横日上廊。 |
| 书策炉熏了日閒,雨余庭砌绿回环。 一春又是寻常过,两鬓谁知容易斑。 轻薄杨花芳草岸,凄凉杜宇夕阳山。 不嫌贫有双飞燕,依旧衔泥自往还。 |
| 北园干叶旋空枝,兰蕙还将众草衰。 笼鸟上天犹有待,病龙兴雨岂无期。 身闲不厌频来客,年老偏怜最小儿。 生事罢求名与利,一窗书策是年支。 |
| 卧病经旬不举觞,胸中无复少年狂。 春心已逐飞花尽,午梦还随白日长。 尘事无穷那可了,诗情常在不能忘。 闭门觅句无余事,书策纷纷正绕床。 |
| 剩喜居园野趣成,今春添得四桥横。 猿猴渐解擎书策,鹦鹉新能唤佛名。 酒旆静垂墙各雨,茶当閒试砌莎晴。 连年固自穷幽讨,新试频伽一两声。 |
| 书策看来已觉烦,诗篇厌了更休论。 客心未便无安顿,试数油窗雨点痕。 |
| 名士闻风起,英声逐电飞。 卜邻谯子至,闲道洛人依。 共叹斯人疾,何心入揖归。 七分书策在,马鬣向斜晖。 |
| 清暑堂深日景迟,床头书策梦回时。 小栏闲倚薰风晚,一点红榴绿万枝。 |
| 窗南积雪高三尺,二更月出连窗白。 炉里石瓶鸣细泉,灯前病叟搘书策。 家人岁晚贮梨栗,倒榼寒醪有残滴。 三杯取醉万事平,兼味重裘定何益。 |
| 遥岑不娱人,苍莽颇愁绝。 东南有断梁,水寒不可涉。 西闉不俗往,旦莫畏喋亵。 归来坐北堂,悠然理书策。 之人阿堵中,虽烈属怀不隔。 周公徂东山,仲尼陈蔡厄。 大儒且不过,小子保足南。 时命姑置之,胡为常迫。 |
| 遥岑不娱人,苍莽颇愁绝。 东南有断梁,水寒不可涉。 西关不欲往,旦暮畏喋亵。 归来坐北堂,悠然理书策。 之人阿堵中,虽死情不隔。 周公徂东山,仲尼陈蔡厄。 大儒且不遇,小子何足责。 时命姑置之,何为常促迫。 |
| 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 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而况黄州路,小雨渔村宿。 萧萧蒹葭声,为我洗暑毒。 琅然诵经史,少倦儿为续。 何必效莱公,长夜醉画烛。 |
| 平生不作稻粱谋,身世江湖一舸浮。 顾我方论天下事,喜君还向古人求。 涂穷解识知津意,岁晚应甘短褐忧。 便欲尽携书策卖,东家还许问邻不。 |
| 年光胡不少留连,熟食清明又眼前。 改望深宫传蜡烛,可堪小市禁炊烟。 满城风雨无杯酒,故国松楸欠纸钱。 老病心情冷时节,只将书策替幽禅。 |
| 书策重翻架上尘,两年多负病中春。 手将笔试初知健,心与盘铭几见新。 方得养亲真爱日,未成报国敢轻身。 冉泾门巷深如许,击节高歌不和人。 |
| 且入西陵抖素衣,寒灯犹有雁相依。 月僵积雪和梅冻,天拆残星背斗飞。 书策不堪供世用,江山何肯笑人归。 赤城仙伯皆吾辈,为带诗行问子微。 |
| ...仄,近者不见云泥隔。 男儿命好百不忧,封侯起第如戏剧。 我痴正亦坐命穷,眼暗头童守书策。 风吹破屋雪入怀,独与蜗牛夜争席。 旧雨人来今不来,唯有五穷充上客。 人生羁旅谁过我,欲归岂惜还乡帻。 腹中郁勃不耐事,何用使人轻跛瘠。 登山未厌日月流,掩关但恐功名迫。 读书岂从升斗计,劳生却为精神惜。 不能与君争上车,主人未必如车泽。 |
| 老火尚未偃蹇,稚金殊踧踖。 雨如甑笠汗,但作气蒸赫。 思君屡欲往,露顶不可帻。 坐怀屋漏下,蜗牛颇争席。 屋漏人自佳,泥沙卧圭璧。 我衰了无营,饱睡梦书策。 家贫苦无书,岂复有漂麦。 不了汤饼事,可致万钱客。 正须裹饭来,濯足水三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