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ū lì
繁体字:蔬糲 意思:(蔬粝,蔬粝) 指粗食。 ▶《北史•张湛传》:“﹝铣﹞性至孝,母忧,哀毁过人,服制虽除,而蔬粝弗改。” ▶《旧唐书•归融传》:“上以融学家,因问:‘蔬粝’字有赖音,何也?‘粝’是饭之极麤者耶?”清·顾炎武《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之一:“疢如切中心,没齿安蔬粝。” 解释:1.指粗食。 详细释义:野菜与糙米。泛指粗食。北史?卷三十四?张湛传:『湛兄铣……性至孝,母忧,哀毁过人,服制虽除,而蔬粝弗改。』旧唐书?卷一四九?归崇敬传:『上以融学家,因问:「『蔬粝』字有赖音,何也?『粝』是饭之极粗者耶?」融以义类对之。』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l
【拼音】shūlì
【包含蔬粝的诗词】
《山居食每不肉戏作》
溪友留鱼不忍烹,直将蔬粝送余生。 二升畲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 莫笑开单成净供,也能扪腹作徐行。 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