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uǒ sī
繁体字:所司 意思: 1.犹职责。 ▶《后汉书•桓帝纪》:“诏曰:‘……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且议官所知,不能精于讼者,以浅裁深,安有肯服?既非格令所司,幸勿当也。” 2.有司。指主管的官吏。 ▶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陛下若以此奏非虚,或可採者,请勒臣付所司对议得失。” ▶清·钱谦益《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 解释:1.犹职责。
2.有司。指主管的官吏。 详细释义:1.主管长官。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陛下若以此奏非虚,或可采者,请勒臣付所司对议得失。』 2.经管的事物。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高柔传:『设官分职,各有所司。』
造句:忘掉所司吧他已经死了所司喜欢喝酒吗?下列课堂摘要提供各教授所司主题的概述,而每位教授都是该研究领域之泰斗。为了老唐免受暴力,昨天,镇罗营镇司法
首字母缩写:ss
【拼音】suǒsī
【包含所司的诗词】
《夜坐观星》
中夜不能旦,浩荡思无期。 茫茫宇宙间,俯仰伊何时。 起坐凭前栏,粲粲天南垂。 寒芒烛辰尾,岁德何所司。 耿耿独无寐,坐观枢轮移。 更筹忽五唱,空中闻子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