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北司

读音:běi sī

繁体字:北司

意思:指唐内侍省。因设在皇宫之北,故名。
  ▶《新唐书•刘蕡传》:“方宦人握兵,横制海内,号曰‘北司’,兇丑朋挻,外胁群臣,内掣侮天子,蕡常痛疾。”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元年》:“卢钧除岭南,朝士皆相贺。以为岭南富饶之地,近岁皆厚赂北司而得之;今北司不挠朝权,陛下亦宜有以褒之。”

解释:1.指唐内侍省。因设在皇宫之北﹐故名。

造句:仕梁,官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唐代翰林学士院与南北司之争|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因而史书上常以南衙、北司对举。

首字母缩写:bs

【拼音】běi

【包含北司的诗词】
《知宫高士菊岩》
来游九锁山,忽遇菊岩仙。
老翠偃千亩,黄金铺万钱。
花经令尹受,词入北司编。
最重水中石,平舟曾为镌。
上一篇
北首
下一篇
北固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