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檯諫 解释:1.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台谏"泛称之。明初废谏院﹐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两者开始合流。至清雍正元年﹐又使之同隶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 造句: 首字母缩写:tj 【包含台谏的诗词】
《三陈公佥事祚中丞察侍郎瓒》
国论倚台谏,悠悠难具论。 昌言风已微,钩党日愈新。 柱下树荆棘,夕垣伏戈矜。 深宫沉白简,天语隔紫宸。 泾渭既无源,南北各有唇。 不复辨真赝,相与随笑颦。 埋轮吓腐鼠,借剑斩束薪。 邮传候迁拜,取次据要津。 职掌任汶汶,颊舌徒龂龂。 先朝好台省,姑苏有三陈。 祚昔五下吏,危言触宫邻。 察也代杨言,大呼愿致身。 瓒丁高徐衅,屡蹶气益震。 遗言多卓荦,抗志怀苦辛。 江河可回挽,刍荛贵咨询。 长谣达当路,无谓吴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