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苔牋

读音:tái jiān

繁体字:苔牋

意思:(苔牋,苔笺)
以苔纸制成的笺纸。
  ▶唐·王勃《干元殿颂》序:“金门献纳,纵麟笔于苔牋;石馆论思,覈龟章于竹椠。”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牋。”
  ▶《绍兴府志•物产志二》引《嘉泰志》:“剡之藤纸,得名最旧,其次苔牋。”

造句:苔笺醉草调清平。、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因授象以连蝉锦香囊并碧苔笺,诗曰:“强力严妆倚绣栊,暗题蝉锦思难穷。”因授永以连蝉锦香囊并碧苔笺,诗曰:“强力严妆倚绣栊,暗题蝉锦思难穷。季虎为余题《秋林著书图》云:“诗成不用苔笺写,笑索兰闺手细钞”,即指此也。唐李肇《国史补》下:“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

首字母缩写:tj

【拼音】táijiān

上一篇
苔菜
下一篇
苔藓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