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堂司

读音:táng sī

繁体字:堂司

意思:
 1.明·清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亦指各署的长官。
  ▶明·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凡屡次奏驳之旨,亦不曾诘责堂司。”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咸丰季年,中西重立和约,朝廷创设总理衙门,堂司各官,如军机处例。”
  ▶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中学不兴,宁能尽各部之堂司,各省之长属,而概用洋员以承其乏也?”
 
 

解释:1.明清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亦指各署的长官。 2.佛寺中知事僧及其居所之称。因知事司僧堂庶务,故称。

造句:玫瑰岗学校小堂司徒拔道但是,就在他走下讲坛的阶梯时,那灰胡须的教堂司役上来迎着他。叶氏目前担任香港信义会真理堂司琴(风琴、钢琴)以及诗班指挥。

首字母缩写:ts

【拼音】táng

【包含堂司的诗词】
《送傅守归》
堂堂司马公,独乐五亩园。
岁月坐成晚,花木亦已繁。
世事尚可为,石交有遗言。
归来默无语,拊石弄潺湲。
上一篇
堂簿
下一篇
堂斧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