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í bài
繁体字:荑稗 意思: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荑,通“稊”。 ▶《孟子•告子上》:“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明·高攀龙《重锲<近思录>序》:“植五谷者,下种既真,培之溉之,熟可计时而待;匪是,是种荑稗而欲其为五谷也。” ▶清·唐孙华《恺功侍读用予赠夏重原韵有诗寄怀次韵答之》:“驱车齐·鲁郊,平田半荑稗。” 解释:1.荑﹑稗为二草名,似禾,实比谷小,亦可食。荑,通"稊"。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tb
【拼音】yíbài
【包含荑稗的诗词】
《送吴提刑赴召三首》
连朝欲作送公诗,以颂悬知孰愈规。 万事要当明本末,一身切莫计安危。 老农不过除荑稗,良药安能弃术芝。 勿谓常谈便轻鄙,献言端自戒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