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廷议

读音:tíng yì

繁体字:廷議

意思:(廷议,廷议)

 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时匈奴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
  ▶唐·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
 
 2.指朝廷上的议论。
  ▶清·李慈铭《庚午书事》诗:“夷酋方丧魄,廷议急和戎。”

解释: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2.指朝廷上的议论。

造句:廷议凌迟,改赐和?狱中自尽。”廷议霆辈忠勇绝人,遂与之。每廷议,得其不直,辄面诋之。”毓?奏同时至,廷议寝其事。

首字母缩写:ty

【拼音】tíng

【用廷议造句】

1、在帕尔帕廷议长的统治下,议会卫队的左右被逐步边缘化。

【包含廷议的诗词】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
仙郎佐氏谋,廷议宠元侯。
城郭须来贡,河隍亦顺流。
亚夫高垒静,充国大田秋。
当奋燕然笔,铭功向陇头。
上一篇
廷辩
下一篇
廷策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