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áo yá
繁体字:聱牙 英语:hard to read 意思: 1.形容文词艰涩难读。 ▶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宋·刘克庄《岁晚书事》诗之三:“幸然不识聱牙字,省得闲人载酒来。” ▶明·李东阳《与钱汝谦书》:“但辞旨漫衍,势难精择,且中间时作聱牙语,则又失之险怪。” ▶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此等词句,徒聱牙轖舌,而实无意义,未免英雄欺人耳。” < 详细释义:1.文词艰涩,念起来不顺口。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2.乖忤违背。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其间一事聱牙,常至终身沦弃。』 3.老树枝干杈??蟠屈的样子。宋?朱熹?枯木次择之韵:『百年蟠木老聱牙,偃蹇春风不肯花。』
造句:不过这本书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文体非常佶屈聱牙。那天你扔给我们的斯宾塞对什么东西下的那个信屈聱牙的定义不确定不连贯的同质什么的,是怎么说的?如果译成: “我借着光线打我小床旁边窄窄的窗户射进来的正在下沉的半个月亮的光穿上了衣服”意思不错,但读起来佶屈
首字母缩写:ay
【拼音】áoyá
【聱牙开头的诗词】
《呈方叔》
聱牙落魄一閒官,职事何尝见一斑。 不是论松须说剑,若非寻壑即观山。 閒看落叶随风去,冷笑奔云送雨还。 更有刘岩杨处士,伴渠痴坐老花间。
【包含聱牙的诗词】
《上吴履斋》
来则非邪抑是邪,缘堤何必更行沙。 瑟当调处难胶柱,棋到危时见作家。 公论有谁能着脚,事机至此转聱牙。 不如叠嶂双溪下,行对青山坐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