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ài zhì
繁体字:外製
意思:唐·宋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 ▶唐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 ▶唐·李翱《卓异记•门生为翰林学士撰座主白麻》:“代宗登极,并领诏诰,每授相除将,不由外制。”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至唐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云。” ▶《宋史•刘敞
解释:1.唐宋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唐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
造句:先进红外制导导弹对抗方法研究城外制高点城堡城,建有功绩。另外制动平稳,几乎没有噪声。会晋祖废翰林学士,兼掌内外制。
首字母缩写:wz
【拼音】wài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