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wǔ diǎn
繁体字:五典 英语:Wudian 意思: 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孔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蔡沈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 ▶《左传•昭公十二年》:“﹝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解释: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
3.泛指古代典籍。
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详细释义:少咕颛顼、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咕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
造句:司徒掌邦教,敷五典13,扰兆民14。於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首字母缩写:wd
【拼音】wǔdiǎn
【五典开头的诗词】
《贺叔父为犹子成室》
五典三纲宇宙,千金九鼎祖宗身。 茶租急切同胞义,冰蘖规模一个仁。 日月照临伦理得,山川回合栋梁新。 教人以意非言语,此事由家更及民。
【包含五典的诗词】
《赠王山人》
耆年身不倦,行乐在田园。 覆宅榆桑郁,聚村宗族繁。 魏三风格少,杜五典刑存。 喜不嫌余懒,闲来每过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