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上有佳木,春风抽新萌。 勿从羊与斧,条叶随敷荣。 山下有流泉,涓涓滴深清。 勿投泥与沙,支派任纵横。 物尔人亦然,习与性俱成。 位可望贤圣,教乃始孩婴。 五典叙千古,一编粹群英。 属辞不厌巧,立义不厌精。 金玉二三子,源委诸老生。 寒灯读未竟,眵眼开双明。 惜哉书晚出,会使世盛行。 价知贵洛纸,报愧乏齐琼。 |
| 习容斋戒适朝初,佩玉锵鸣谨进趋。 大分凛然冠履判,一诚不散若郊雩。 |
| 事亲尽教自天成,鉴本无尘水本清。 相彼禽兮犹学习,灵乌反哺更分明。 |
| 切偲取义思怡如,兑心工夫忆泗洙。 泮水朋来方衮衮,三千攀附圣门徒。 |
| 齐家断勿责他人,须信仪型只在身。 习习谷风讥义薄,交相爱也是为仁。 |
| 徐行后长味深长,此道谁能笃不忘。 我欲讲行乡饮酒,大明上齿习斯堂。 |
| 耆年身不倦,行乐在田园。 覆宅榆桑郁,聚村宗族繁。 魏三风格少,杜五典刑存。 喜不嫌余懒,闲来每过门。 |
|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 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
| 自从尧历数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 渺渺文明知几聚,悠悠盖壤定何人。 斯文一缕千钧日,我辈三纲五典身。 日迈月征各珍重,几多疏缺待弥纶。 |
| 三纲五典不用学,旦气清时在枕边。 未出母胎无不具,何须万里役楼船。 |
|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场中竟策勋。 径以文辞擢臣向,俄而科第与刘蕡。 止方好问经疑义,予不能通史阙文。 拈起祈招犹未识,安知五典与三坟。 |
| 二祧从孝祀,五典载虞嫔。 显号追先志,阴功见後人。 承颜亲不待,罔极痛如新。 未有如椽笔,光容可得陈。 |
| 五典三纲宇宙,千金九鼎祖宗身。 茶租急切同胞义,冰蘖规模一个仁。 日月照临伦理得,山川回合栋梁新。 教人以意非言语,此事由家更及民。 |
| ... 名公不能辨,韩愈亦窍喜。 高士溺其深,愚夫乐其鄙。 精散不知收,魂飘不能止。 五典潜扫除,三纲悉沦委。 遂令四海人,没溺怀襄水。 绝非是似圣,大病在近理。 仁哉天地心,特出程朱子。 |
| ...,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 致之讽谏路,升之诰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
| 高高历山,有黍有粟。 皇皇大舜,合尧玄德。 五典克从,四门伊穆。 大道将行,天下为公。 临下有赫,选贤用能。 吾皇则之,无斁无逸。 绥厥品汇,光光得一。 千辐临顶,十在随跸。 大哉大同,为光为龙。 吾皇则之,圣谋隆隆。 纳隍孜孜,考考切切。 六宗是禋,五瑞斯列。 排麟环凤,披香立雪。 四夷纳赆,九围有截。 昔救世师,降生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