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五教 意思: 解释: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3.唐人对司徒的别称。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详细释义:1.书经?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孔安国?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造句:张玉五教授治疗肿瘤学术思想探究摘要形式众多的宗教地名,真实记录了昭通五教共存的历史。使其普及化并介绍五教经典及东西方哲学帮助世人了解道课堂内容以介绍莲园藏经阁的书为主,帮助世人了 首字母缩写:wj 【五教开头的诗词】
【包含五教的诗词】
《有感》
后人百事不如古,创立造为难悉数。 一百苟且万千年,一夫阿狥弥九土。 神仙不死岂有之。 起自秦皇并汉武。 蜀陵冀角民鼓乱,楼殿至今连海宇。 从明未载心神飞,无根金人忽如睹。 膏肓遂成不可治,五教壅寒生民苦。 帝城元夜移三山,天河七夕桥织女。 倡优侏儒为戏乐,淫词浮文作贡举。 卖盐沽酒充科赋,吹箫执籥送丧死。 一般更有乱生我,背弃劬劳事歌舞。 造端良是魏隋间,以至开元遂为瘉。 四海之人皆若狂,谀舌纷纷蔽明主。 五凤楼前舞千秋,渔阳动地来鼙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