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wǔ shí
繁体字:五時 意思:(五时,五时)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吕氏春秋•任地》:“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穫死。” ▶高诱注:“五时,五行生杀之时也。” ▶陈奇猷校释:“五时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书《十二纪》,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于《季夏》之末别出中央土一节,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所 解释: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造句:飞机定于上午五时起飞。他每天早晨必须五时起床,骑着一辆带拖车的自行车送面包,他母亲老是埋怨他睡眠不够。展品从上午八时到下午五时展出。( *下午
首字母缩写:ws
【拼音】wǔshí
【包含五时的诗词】
《破山八咏·宗教院》
妙义传天台,迷云净如扫。 初终虽五时,修短自三草。 结隐非此峰,获藏亦珍宝。 秋来月正圆,独照松已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