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破山八咏·宗教院》

妙义传天台,迷云净如扫。
初终虽五时,修短自三草。
结隐非此峰,获藏亦珍宝。
秋来月正圆,独照松已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天台山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先,诗中提到的“妙义传天台”,是对天台山的赞美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天台山的敬仰之情。天台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以其秀美的山川、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闻名于世。 “迷云净如扫”一句,描绘了天台山的云雾缭绕、清新洁净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初终虽五时,修短自三草”这两句诗则是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天台山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色的赞美之情。天台山有五时之景,即朝、昼、夕、夜、阴五种时景,而每一时景都有不同的景色,给人不同的感受。而修短自三草则表达了自然的变幻无常和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把握时间。 “结隐非此峰,获藏亦珍宝”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作者认为结庐在人境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应该选择一个如天台山这样的地方,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自然的恩赐。 最后,“秋来月正圆,独照松已老”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天台山秋月之景的赞美和对松树的敬仰之情。秋月之圆象征着人生的圆满和生命的轮回,而松树则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台山的景色和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的情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把握时间,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生命的恩赐。
创作背景
《破山八咏·宗教院》是宋朝诗人刘拯的诗作。为了准确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诗人刘拯的生平**:刘拯是宋朝的文人,他的生平经历和对自然的观察都可能影响到他的诗作。 2. **诗歌的标题**:《破山八咏·宗教院》这个标题提到了“破山”和“宗教院”,这可能意味着诗歌与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景有关。 3. **诗歌的内容**:需要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看是否有描述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或其他与创作背景相关的线索。 然而,根据目前所提供的信息,无法确定《破山八咏·宗教院》的具体创作背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建议查阅与刘拯和这首诗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