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iāng sù
繁体字:緗素 意思:(缃素,缃素)
1.浅黄色的绢帛。古时多用以书写。 ▶《隋书•经籍志一》:“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录题及言,盛以缥囊,书用缃素。” 2.指书卷、书籍。 ▶《梁书•昭明太子统传》:“遍该缃素,殚极丘坟。” ▶《北史•高道穆传》:“秘书图籍及典书缃素,多致零落,可令道穆总集帐目,并牒儒学之士,编比次第。” 解释:1.浅黄色的绢帛。古时多用以书写。
2.指书卷﹑书籍。
造句:小芒台、榧机罗缃素,古铜蟾砚滴。有时弄笔染缃素,句新调古人争收。见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轩渠》。寿绝哀欢,事高缃素
首字母缩写:xs
【拼音】xiāngsù
【包含缃素的诗词】
《夜过黄一之斋中》
征君家陋巷,缃素对匡床。 门外半城月,邻家几树霜。 剑留寒卧壁,竹影瘦过墙。 不以贫为累,高歌自慨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