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à xiāng
繁体字:罷相 意思:(罢相,罢相) 罢免宰相官职。 ▶唐·李适之《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箇来。” ------------------------------ 罢相 补义条目
▶(—xiàng)《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汉郑玄注:“相谓送杵声。” 后因以“罢相”表示对去世者的哀悼。 解释:1.罢免宰相官职。
造句: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这首词大概是李纲罢相后写的。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嘉?六年(1061年),以母丧罢相
首字母缩写:bx
【拼音】bàxiāng
【罢相开头的诗词】
《定林寺》
罢相归来再读书,定林庵内守清虚。 少年错解周官处,悔杀当朝是误渠。
【包含罢相的诗词】
《欢闻变》
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 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