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ě sì
繁体字:野兕 意思:犀牛的一种,性凶悍。 ▶元·王恽《鹿喻》诗:“野兕出其侧,暗蹂山前田。”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为农为工为商为兵者,而不教之以识大义,通文法,则愚者若海绒,悍者若野兕。”参见“野牛”。 解释:1.犀牛的一种,性凶悍。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ys
【拼音】yěsì
【包含野兕的诗词】
《题马洲书院》
蝌蚪秦皆废,灵光鲁独存。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 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 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 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 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 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 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 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