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í xí
繁体字:移檄 意思: 1.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徵召、晓谕和声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相如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 2.发布文告晓示。 ▶《史记•南越列传》:“陀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王郎移檄购光武十万户。” ▶《新唐书•刘黑闼传》:“乃移檄赵·魏,建德将 解释:1.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
2.发布文告晓示。 详细释义:檄,古代公文。移檄指发布公文声讨。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克用大怒,焚诏书,囚使者;遣使上表,移檄进讨。』
造句:有壬移檄责让,桂清抗疏劾之。契丹移檄疆吏,坐出知明州。其夫奏疏移檄等每与之商酌定稿。念亲老不欲渡海,移檄归养。
首字母缩写:yx
【拼音】yíxí
【包含移檄的诗词】
《番阳道中》
督府春移檄,江城昼撤花。 好书如隔世,久客似无家。 畏路多言虎,荒村半是鸦。 道逢西北客,挥泪问京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