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夷狄 英语:barbarians 意思: 近义词: 蛮夷 解释: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3.视为夷狄。 详细释义: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母亲夷狄,以疏其属。』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阴浊用事底时节,夷狄陆梁,小人得志。』 造句:中华文明的起源过去被认为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有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念,然而随著考古的新发现,中华文明的起源再不独以中原为核心。这里信手拈来孔子和其弟子的一些道德训条:"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还有"君子慎其独"。不过,无论是孔子还是后来的圣贤,他 首字母缩写:yd 【用夷狄造句】
1、 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夷狄开头的诗词】
【包含夷狄的诗词】
《送张说巡边》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 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 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 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 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