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ì rì
繁体字:翊日 意思:同“翌日”。 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疾用欢痊,翊日斯瘳。” ▶三国·魏·曹丕《孟津》诗:“翊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 ▶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仁宗许之,会翊日有瘳,故缓其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良工因言其家有古镜,可鑑魑魅。翊日,遣人取至。” 解释:1.同"翌日"。
造句:翊日,如梅至,攻之,不能拔。翊日校勤惰,将士皆服,争自励。翊日有一道流白皙长髭,来求写真。齐人果谓柏庵为帐幕,不疑军退,翊日
首字母缩写:yr
【拼音】yìrì
【包含翊日的诗词】
《孟津诗》
良辰启初节。 高会构欢娱。 通天拂景云。 俯临四达衢。 羽爵浮象樽。 珍膳盈豆区。 清歌发妙曲。 乐正奏笙竽。 曜灵忽西迈。 炎烛继望舒。 翊日浮黄河。 长驱旋邺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