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议谳

读音:yì yàn

繁体字:議讞

意思:(议谳,议谳)

 1.谓议罪量刑。
  ▶《旧五代史•唐书•罗贯传》:“崇韬奏曰:‘贯纵有死罪,俟款状上奏,所司议谳,以朝典行之,死当未晚。’”宋·袁燮《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顾恐自时厥后,惩创往事,议谳之际,未免刻深。”
 
 2.指判案文书。
  ▶清·恽敬《上陈笠帆按察书》:“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议谳助之曰分

解释:1.谓议罪量刑。 2.指判案文书。

造句:”铎感奋,狱或有疑,据经议谳。诏至中书,浑执曰:“陛下若便杀则已,若下有司,即须议谳。《册府元龟?刑法部?议谳三》:“康买得尚在童年,能知子道,虽杀人当死,而为父可哀,若从沉命之科,恐失度

首字母缩写:yy

【拼音】yàn

【包含议谳的诗词】
《饯怡斋胡宪使》
不是胸中熟吕刑,如何议谳极详明。
严于三尺古来法,宽以一分天好生。
仁意满腔皆恻隐,政声交口说廉平。
玉堂本是青毡旧,跳过郎星向上行。
上一篇
议谥
下一篇
译贝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