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yǐn lì
繁体字:隱吏 意思:(隐吏,隐吏) 退隐的官吏。 ▶唐·杜甫《送裴二虬尉永嘉》诗:“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仇兆鰲注:“《汉书》:‘梅福,九江人,补南昌尉。 ▶王莽专政,一朝弃妻子去,隐于会稽,至今传以为仙。’《汝南先贤传》称郑钦为吏隐。” 解释:1.退隐的官吏。
造句:隐吏洁身去,荒城终古闲。相公前后来持节,隐吏疏狂能卧雪,四十年间唱和多。字伯机(1257-1302),号困学山民,亦号虎林隐吏、直寄老人等。唐杜甫《送裴二虬尉永嘉》诗:“
首字母缩写:yl
【拼音】yǐnlì
【隐吏开头的诗词】
《别後寄题汉嘉月榭》
隐吏诗情卜筑幽,同年惜别劝淹留。 试倾万景湖亭酒,来看半轮江月秋。 川路虽长犹共此,夜船空载且归休。 丘岩胜处频回首,好事谁能更小楼。
【包含隐吏的诗词】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
海内言华萼,功名罢缙绅。 十年长隐吏,一语必惊人。 酒量新来减,交情老更亲。 公余如促膝,乘把古书陈。
|